学生工作

纺织学院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2-03-28 作者: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好广大青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作用。纺织学院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活动,于2022年3月25日至28日围绕“习总书记勉励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专题,通过“读书交流”、“书信寄语”、“视频感悟”多种形式,引导同学们从学习中收获感悟、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形式一:召开专题读书分享会

在同学们课余自学的基础上,我院于2022年3月28日开展线下专题读书分享会,通过研讨式学习,交流思想、提高认识。

会上,纺织学院团委副书记张丹丹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该章节重点内容,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核心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强调同学们要不断领悟植根于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深入挖掘温润而隽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要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感知、认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暨南大学考察,观看校史展览和办学成果展示,走进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馆看望同学们并亲切交流。当听到不少同学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时,习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习总书记指出,我国有5000多万海外侨胞,这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独特优势;改革开放有海外侨胞的一份功劳。他希望暨南大学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共读此章节,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暨南大学考察活动,不但表达了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在当代青年身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播、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予了殷切期望,更是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深刻含义。由此,同学们在互动交流环节也踊跃发表读书感言。

非织211雷思雨说:“习总书记的话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和百姓都逐渐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开到了世界的很多国家,我们让世界都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世界各地的华侨们感受到了血脉的羁绊。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为社会做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去。”

纺织213朱甜美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传统文化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它与世界融合,在世界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中国传统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认识。”

形式二:书写“给习总书记的一封信”

纺织212郭新宇:

非织211曹悦:

轻化212杨慧

形式三:拍摄视频感悟

组织学生代表在校园不同角落拍摄视频感悟。五湖四海,汇聚中原,体现中工学子的风采。

 

 

来自河南安阳的轻化211王雪龙

“我是来自河南安阳的王雪龙,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尽一份力,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是当代大学生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责无旁贷!”

 

 

来自山东菏泽的纺织201王世涛

“我是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的王世涛。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五千年来一代传一代。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拿出我们的文明礼仪,发扬我国传统美德,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礼仪,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责任,向全世界展现我国国民的风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让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来自湖南邵阳的纺织卓越20苏美蓉

“我是来自湖南邵阳的苏美蓉,历史证明,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理想追求。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发时代之先声,为人民、为国家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人民二十一世纪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弘扬会继续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助力伟大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在学习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领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与强大的底气!

上一条:纺织学院举行“大学生为什么就业”讲座、就业动员会 下一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纺织学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关闭

常用链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河南省教育厅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中原工学院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双湖经济开发区淮河路1号中原工学院2号教学组团楼(逸夫实验楼)
电话:0371-62506970  邮编:451191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以达到最佳效果